除了蜂蜜檸檬 那些在台北市長辯論中更該被看見的議題

發佈時間 2019/8/20 08:16:32
最後更新 2019/8/20 08:20:15

本文作者/楊貴智

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

<strong><strong>台北市長候選人(左起:無黨籍李錫錕、無黨籍柯文哲、民進黨姚文智、中國國民黨丁守中、無黨籍吳蕚洋),10日進行首場辯論。沃草團隊同步「Fact Check」,檢驗辯論內容。(取自</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沃草直播</strong>](</strong>https://www.facebook.com/watchout.tw/videos/2234179326853027/<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台北市長候選人(左起:無黨籍李錫錕、無黨籍柯文哲、民進黨姚文智、中國國民黨丁守中、無黨籍吳蕚洋),10日進行首場辯論。沃草團隊同步「Fact Check」,檢驗辯論內容。(取自沃草直播

這次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多數候選人聚焦攻擊現任市長柯文哲的施政成果,柯文哲也以當前政績表現作為主要訴求,本來該是重點的政見也因此無法「越辯越明」。結果,辯論會的最大亮點,變成候選人吳蕚洋宣稱「蜂蜜檸檬」的神奇功效,但以《藥事法》第 69 條的規定:「非本法所稱之藥物,不得為醫療效能之標示或宣傳。」,看起來似乎不太妥當。

除了「柯文哲施政成果攻防戰」和「蜂蜜檸檬」,候選人以各自的政治立場,在辯論會中對於性別、都市更新、兩岸意識型態發表的看法,值得公民深入探究。藉由候選人的辯論發言,再連結到他們的政見、過去的相關言行和主張,可以看見在這些議題上,他們各自「代言」了哪些民意、其中又有什麼值得思考的問題。

性別議題

由於柯文哲過去多次發言踩到性別地雷,因此丁守中在申論階段立刻用「重男輕女是生物本能」、「女人漂亮可以做櫃姐、不必選市長」、「進口的外籍新娘已經很多了」等柯文哲的「失言」展開攻擊。丁守中也在提問階段表示,如果當選,小內閣將有 1/3 以上成員由女性擔任。

對此,柯文哲承認自己過去確實很少關注女性議題,但強調願意聆聽其他人的意見,也指出自己是唯一用「托育政策」而不用過去「婦幼政策」這個詞彙的候選人,就是因為注意到孩童教養工作並非女人的工作,而是父母的共同責任。

在「性別」這一題,姚文智除了在辯論中反批丁守中性別意識守舊,更特別強調自己擔任立委時連署了民法修正案、支持同志婚姻。

從這三位候選人的辯論發言,延伸到他們對性別議題的政見和立場來看。由婦女救援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勵馨基金會等民間團體組成的「婦女團體市政聯盟」,日前曾彙整性平政策、性別與空間、性平教育、婦女就業與創業、弱勢婦女的社會福利以及婦女人身安全等六大性別議題,分別邀請台北市、新北市民調前三名的市長候選人書面回應,並檢視回應內容。

該聯盟指出,丁守中的婦幼政見思維落伍,把幼兒福祉視為婦女權益,是欠缺性別意識的做法;而柯文哲甚至沒有公布具體性別政策,又因多次失言,被聯盟評為性別平權方面最差勁的市長候選人。除此之外,聯盟認為所有的候選人仍是口號勝於一切,缺乏願景,也沒有具體策略,呼籲選民檢視候選人在婦女與性別各項議題上的主張,作為投票依據。

至於在平權公投議題上,相較姚文智公開表示支持修民法達成婚姻平權,丁守中則表態支持愛家公投的專法主張,與他 2014 年選擇簽署「支持婚姻平權聲明書」時的立場相較倒退許多。

柯文哲雖以「人民有不表態的自由」迄今迴避表態,不過他在 2016 年於議會答詢時曾表示,對於同性婚姻,他沒意見,但若同性戀進入學校教材就要討論了,「因為侵犯到反對者的自由」、「要在學校推這教育,我就有點意見了」,藉此也可一窺柯文哲立場。

總結來說,三位候選人與性別政策有關的發言,從丁守中性別論述以「市府小內閣男女人數平衡」方向切入,可看出性別意識還停留在維持形式上的平等,甚至仍有「養兒育女是女性工作」的傳統思維,支持愛家公投專法更可發現其立場回歸保守。姚文智擔任立委時即已支持修民法,力圖表現進步思維,可惜辯論過程未見清晰主張與藍圖。柯文哲則顯然持中,避免正面表述,減少失言機會。

都市更新

柯文哲、丁守中以及姚文智三位候選人,不約而同地提及都市更新政策,然而三人的切入方向略有不同。柯文哲從台北市高房價切入,說明北市府過去四年推動興建公宅、實施包租代管,還推動老舊公寓都更、公辦都更等方式,加快老舊社區重建。

丁守中則從防災的角度切入,並引用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若台北市發生六級以上地震,至少會倒 4,000 棟房屋、10 多萬人受到影響」的見解,因此主張自己要成為「都更市長」,改善房屋老舊的問題。姚文智則主張台北市要做徹底的都更大改造,全市規劃 3,900 公頃的都更區,並以公辦都更為主進行前端協調。然而都市更新的手法,通常是將老舊公寓改建為高樓大廈,如此將為社區帶來更多人口與交通量。如何在既有公共設施的基礎上,解決都市更新後對居住環境及安全帶來的衝擊,還有如何均衡保障少數不同意户的居住自由,都沒看到三位候選人詳細說明。

況且過去許多都更案,所謂釘子戶卡住多數改建戶,多半是因為程序充滿瑕疵,造成少數釘子戶權益受損,進而尋求法院救濟;釘子戶人數雖少,但不代表財產權甚或居住自由不受保障,不論是飆速都更或是龜速程序,涉及到的都是住民權益,如何在程序上兼顧少數與多數的利益,應是候選人充分回應的課題。

兩岸意識型態

兩岸關係是影響臺灣政壇的一大因素,即使地方政府沒有從事兩岸事務的權限,但是身為「首都」市長候選人,還是無法避免就兩岸意識型態加以表態。

對此,姚文智批評柯文哲以「兩岸一家親」向北京靠攏。丁守中則批評姚文智所代表的民進黨不承認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卻屢屢在選舉中以此博取利益,並主張如果當選,便要在台北市政府下面成立兩岸事務委員會,扮演中央沒有扮演的角色,協調保護台商跟兩岸人民交流的權益。而在今年 8 月間,因為總統蔡英文造訪 85 度 C 咖啡在美國的分店引發政治風波,丁守中當時就表示要成立兩岸事務委員會,提供台商一條龍的服務。

然而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地方政府未經允許不得與對岸政府簽署任何形式的協議,也不得締結任何形式的聯盟,更不得與對岸黨務、軍事、行政、具政治性機關或團體為任何形式之合作行為。在法規限制下,台北市政府即使自行成立兩岸事務委員會,恐怕無法發揮太大作用(看來丁守中團隊也需要 fact check!)。

一場可惜的辯論

這次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除了柯文哲終於出席,以及候選人吳蕚洋將蜂蜜檸檬的「神秘功效」公諸於世,並沒有太大亮點或有作為選民參考價值的政策論述。多位候選人雖然質疑柯文哲任內缺乏重大建設,但在辯論過程中,也幾乎沒聽到各候選人對市政建設提出具體的規劃藍圖,甚至,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檢驗候選人政治獻金等與政策無關的事項上。對於期盼能透過辯論瞭解候選人、評估該投票給誰的選民來說,還有站在公民社會的民主教育意義上來看,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