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同溫層 一起找尋和解的方法轉型正義教育討論會紀事

發佈時間 2019/8/20 09:07:00
最後更新 2019/8/20 09:07:01

本文作者/謝忠瑋

無界塾實驗學校教師

近期因為文化部長鄭麗君在餐會上遭資深藝人打巴掌的事件,「轉型正義」一詞又成為網路搜尋引擎的熱搜關鍵字,看著媒體及名嘴相關發言報導,內心真的相當扼腕,轉型正義被標籤化、陷入口水戰。

這讓我想起,最近向朋友提起正在做的課程,讓人驚訝的是,轉型正義四個字,似乎從未在他的學習歷程中出現過,對方狐疑的眼神至今仍讓我無法忘懷。這更讓我驚覺,自己是不是一直活在「同溫層」,從社群網站中看到對於轉型正義議題的相關訊息大量轉發,就自以為是地認為大家都理解。殊不知,這個社會似乎不像我所想的,對於轉型正義這項社會改革行動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能不能讓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正視過去曾經發生的每一件事,坐下來好好談一談,重新建構這座島嶼的記憶,對於未曾經歷迫害世代、從事教育工作的我來說,有深刻的期盼。為此,我和許多夥伴持續在教育現場推動「擬真體驗教育」及「島嶼的集體記憶」相關課程。

轉型正義還可以這樣認識

一月初我參與了高雄鳳山社區大學的期末活動——「轉型正義 X 教育」討論會。這場活動,讓我對轉型正義教育的目的及意義,有更多的反思。

這場活動的參與者,除了鳳山社區大學的學員,還包括高中、大學生,社會倡議者及教育工作者參與其中、共同對話。活動成員的多元性,展現了這場活動對於拓展議題觸及年齡和提高可觸及性的嘗試。

<strong><strong>圖為活動中,模擬白色恐怖年代的狀況,一部分參與者扮演學校教師,因閱讀政府「禁書」,遭到扮演憲兵的參與者抓捕。(照片/謝忠瑋提供;攝影/勝利國小李思瑩老師)</strong></strong>

圖為活動中,模擬白色恐怖年代的狀況,一部分參與者扮演學校教師,因閱讀政府「禁書」,遭到扮演憲兵的參與者抓捕。(照片/謝忠瑋提供;攝影/勝利國小李思瑩老師)

這場「轉型正義 X 教育」討論會,也希望能從不同角度切入,讓背景各不相同的人,更能融入活動、認識轉型正義。譬如在活動中,安排「南非料理」作為中餐,主廚為大家介紹經歷過「轉型正義」的南非,融合多元民族下產出的特色料理。

活動的重頭戲「擬真體驗白色恐怖」的活動,讓許多參與者在過程中落淚。以我的體驗來說,一開始以為只是扮演當時的憲兵,但當劇情進到要逮捕民主鬥士時,我卻下不了手,內心無比煎熬。這刺激著我進一步思考,會不會在當時的社會情勢下,無論是聽令政府的憲兵或是為了爭取更好生活的民主鬥士,都是大時代的悲劇呢?但這些曾發生在這座島上的悲劇,對於這個社會裡的許多人來說,可能了解得非常有限、甚至是一無所知。

老師,我們為什麼要做白色恐怖體驗教育?

體驗活動的尾聲,是由參與其中的高中生針對「我們可以在正在轉型的社會扮演什麼角色」發表短講,還有所有參與者的「跨世代對談」,作為結束。

有一位高一的學生在上台前問我:「老師,我們為什麼要做白色恐怖體驗教育?那個時代已經過去,為什麼我們還要透過這樣的體驗來認識?」

為了準備這場對談,他幾乎徹夜未眠,看著他如此單純地問出這樣的問題,我笑了笑回應:「那你經歷過這一切之後,跟課本有什麼差異?」

他馬上回答:「當然差很多,課本只有一頁。但體驗過後才知道,那個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時代原來長這樣。可是面對過去的歷史,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我告訴他:「就像我們現在一樣,讓這個社會更加認識這段歷史,或許現在還沒有答案,但我們可以從中尋求解答」。在我跟他分享看法之後,他開心的點點頭。

在「跨世代對談」的活動中,他跟著曾經歷白色恐怖世代的中年前輩共同討論、認識這個議題。不論是對這位高一生,或是在場參與的其他朋友來說,呈現的不就是無論年齡、背景,大家是真的有坐下來好好談談的可能性嗎?

<strong><strong>圖為「擬真體驗白色恐怖」的活動段落結束後,參與者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感受。(照片/謝忠瑋提供;攝影/勝利國小李思瑩老師)</strong></strong>

圖為「擬真體驗白色恐怖」的活動段落結束後,參與者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感受。(照片/謝忠瑋提供;攝影/勝利國小李思瑩老師)

成為積極的公民

幾位高中生接著以「成為積極的公民」作為「我們可以在正在轉型的社會扮演什麼角色」短講的題目,帶著在場的所有人一起檢視現在社會對於轉型正義在認識、溝通上存在的問題。這些青少年沒有提出什麼具體解答,就像這塊島嶼上的成年人對於轉型正義也還沒有一個解法。但看到他們能開始關心起我們所在的家鄉,而不是抱著冷漠的態度生活著,沒有什麼比這還更能令人振奮。

透過「擬真體驗白色恐怖」和真實對話的過程,不分年齡層的公民,用有溫度的對話取代對轉型正義的不認識或全盤否定,一起理解過去並思考未來。或許,我們還沒辦法立刻找到面對歷史、釐清責任、真心和解的方法,但順著這一條道路,也許我們可以距離和解不再那麼遙遠。